
齒輪泵工作原理與技術特點 |
發布者:齒輪泵 發布時間:2021/07/28 【大 中 小】【打印】 |
1.齒輪泵如何工作? 齒輪泵的分類:利用齒輪嚙合原理開展工作,按嚙合形式分外嚙合齒輪泵和內嚙合齒輪泵。 齒輪泵結構:一對幾何參數完全相同的齒輪(齒寬為b,齒數為z)、泵體、前后蓋板、長短軸。 齒輪泵工作原理:兩嚙合的輪齒將泵體、前、后蓋、齒輪包圍的密閉體積分成兩部分,輪齒進入嚙合的一面密封容積減小,通過壓油口排油,退出嚙合的一側密封容積增大,經吸油口吸油。 2.齒輪泵哪一部分漏出,如何采取間隙補償措施? 齒輪泵的泄漏部位:主要是端面漏油、徑向漏油和齒齒嚙合漏油。泄漏率80%~85%。 補償器:端面間隙補償采用靜壓平衡措施,在齒輪與蓋板之間加一個補償件,例如浮動軸套或浮動側板,在浮動件背面引入壓力油,使作用在反面的液壓力稍大于對液壓力的影響,其差值由一層很薄的油膜承受。 3.哪些是齒輪泵的液壓徑向力,有哪些平衡措施? 齒輪泵的液壓徑向力:齒輪泵工作時,作用在齒輪外圓上的壓力是不均勻的,排油腔和吸油腔齒輪外圓分別承受著系統的工作壓力和吸油壓力;在齒輪齒頂圓與泵體內孔的徑向間隙中,可以認為油液壓力由高壓腔壓力逐級下降到吸油腔壓力。這兩個液壓組合所產生的合力,等于給齒輪一個徑向不平衡作用力,從而使齒輪和軸承受載。在較大的工作壓力下,徑向不平衡力較大,嚴重時會引起齒頂與泵體接觸而產生磨損。 4.何謂齒輪泵困油現象?有什么卸載措施? 齒輪泵困油現象產生的原因:當兩對輪齒同時嚙合時,它們之間會形成與吸、壓兩個油腔都不相通的閉死容積,這一閉死容積隨著齒輪轉動的變化而變化。 困油現象的危害:閉死容積由大變小時油液擠壓,導致壓力沖擊和油液發熱,閉死容積由小變大時,產生氣蝕和噪聲。 5.內嚙合齒輪泵如何工作,有什么特點? 內嚙合齒輪泵工作原理是:一對相互嚙合的小齒輪和內齒輪圍在側板上的密封體積,用齒嚙合線分割成兩段,在傳動軸帶動小齒輪旋轉時,輪齒脫開嚙合的一面封閉容積增大,為吸油腔;輪齒進入嚙合的一側密封容積增大,為吸油腔。 如何合理使用齒輪泵? 外齒式齒輪泵:一般所稱齒輪泵,均為外嚙合齒輪泵,國產齒輪泵額定壓力為10~20MPa。 齒輪泵的優點:齒輪泵的自吸性能較好,耐污染性強,結構簡單,價格低廉。它可制成三聯、四聯實現分級變量,并可制成衍生產品齒輪分流器,可實現數缸同步。還可以加入齒輪式增壓器,增加工作壓力。 |
上一篇:齒輪泵故障分析及解決辦法
下一篇:使用齒輪油泵注意事項簡要分析 |